2023年,海東工業園區積極參加各類經貿活動,開展“一對一”精準招商,引進了一批補短板、強弱項、增后勁的項目,有力筑牢了園區經濟的“壓艙石”,發展的后勁更足、支撐更強。與江蘇省無錫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立合作機制,開展互訪活動,通過經驗共享,促進優勢互補、聯動發展。1月至5月,簽約項目4項,簽約總額450億元。江蘇瑞沃智能光伏跟蹤器制造、重慶億眾一體化綠電數據中心及余熱回收、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產業化項目及配置2GW綠電、中能融合智慧科技等一大批優質項目相繼簽約。同時,加快推進中寬東西部協作青海冷鏈物流園等項目,爭取早日開工建設。
海東工業園區將項目建設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統籌謀劃,認真梳理,今年計劃實施各類項目41項,完成投資38億元。截至5月底,實施各類項目28項,其中工業項目5項,完成投資0.28億元,分別是紅獅硅基新材料、氫裝上陣(海東)物聯科技產業園、青海振力國際石材陶瓷產業城、青海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動力電池材料生產及回收項目和青海拉面中央廚房食材研發生產項目;商貿物流項目4項,完成投資0.64億元,分別是西寧市郵件處理中心、青海河湟菜米農副產品綜合批發市場、青海昆侖國際公寓和青物風情街項目;數字經濟項目2項,完成投資0.38億元,分別是青海數據湖產業園和省級數據中心機電工程項目;基礎設施項目2項,完成投資0.18億元,分別是青藏高原東部國際物流商貿中心綜合服務大樓和海東工業園區經十三路(杏園路)道路項目;房地產項目15項,完成投資4.3億元,重點有盈吉·香洲府、綠地世界城、黌門·河湟府項目等。
同時,海東工業園區積極引入省內外高校、科技資源,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和成果轉化方面的務實合作,目前與園區合作的各類重點實驗室、技術研發平臺有7家,通過多方引入各類科研院所,強化園區科技資源支撐能力,為入駐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奠定基礎。此外,科技資源支撐型雙創特色載體建設全面完成。目前,海東科技園已累計入駐中小微企業70家,培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9家,省級科技型企業3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7家,專精特新企業1家。
在助企暖企方面,海東工業園區制定“一企一策”精準服務計劃,加大專項資金爭取力度,積極協調省市相關部門協同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為緩解企業融資壓力,征集了企業一、二季度融資需求,組織企業參加青海省“助企暖企春風行動”海東專場融資對接會,積極對接企業和各大銀行,推動企業與融資機構的合作力度,緊跟國家和省市政策信息,通過申報中央及省級預算內貸款貼息、融資專列和直通車、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形式為企業申請融資13.26億元,引來金融活水,助力企業發展。對承租園區創業大廈、標準廠房及公租房且履約正常的中小企業,減免3個月房租共計23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