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市工信局實施技改賦能,引導重點企業開展研發創新、設備更新工作,全市18家鐵合金、2家碳化硅、2家電解鋁企業均進行了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生產裝備和節能環保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等量減量置換的福海新材料公司2×40500千伏安硅鐵礦熱爐及煙氣余熱發電項目順利推進,引領全市鐵合金企業向超潔凈低排放、節能減排方向發展。海東紅獅硅基新材料、氫裝上陣(海東)物聯科技產業園等項目正在加快建設,原有文宏、貴強、丹峰3家碳化硅公司轉型發展鋰電負極材料,其中文宏公司轉型實施卓達公司年產3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已全面建成投產。通過加快綠色體系建設,已培育省級綠色工廠12家、國家級綠色工廠7家,省級綠色園區1個,正在培育綠色工廠10家。
針對鐵合金企業澆鑄煙氣無組織排放問題,市工信局加強工業領域大氣污染防治,在國內鐵合金澆鑄環節煙氣回收無借鑒經驗和成熟設備的情況下,全市鐵合金企業自主研發、實施煙氣回收裝置,全部建成投運煙氣回收裝置,目前做到全覆蓋、全封閉、全達標,煙氣回收成效顯著。目前,“鐵合金企業澆鑄環節煙氣無組織排放問題”已完成整改,正在進行市、縣兩級銷號。
同時,市工信部門對2011年10月份以來未審查的83個項目全部進行了梳理,并根據審批權限積極協調省工信廳全部完成了節能審查批復,實現銷號清零,徹底解決了歷史遺留問題,并加大重點企業節能監察力度,實時掌握39戶重點用能企業能源消耗情況,督促企業嚴格執行行業內節能強制標準,完善生產工藝,提產降耗,提升能源利用率。2022年度全市規上工業綜合能耗同比下降3.69%,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