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三門峽市謀劃百里黃河生態廊道項目,對18條黃河支流進行綜合治理,實現“清水入黃”,同時進行“植綠”,扎實推進千里城市綠廊建設,高標準打造“集生態濕地、護堤、防汛管理于一體”的沿黃生態廊道。百里黃河生態廊道的打造,使大天鵝到三門峽棲息越冬數量越來越多,三門峽市黃河濕地保護區越冬數量突破13000余只,創歷史記錄最高值,占全國大天鵝棲息越冬數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大天鵝棲息地從過去的十幾平方公里擴大到100多平方公里,就連三門峽市區青龍澗河也有30多只大天鵝安營扎寨。
每年10月底至次年3月,成千上萬只大天鵝從西伯利亞遷徙至此棲息越冬,在三門峽,潔白美麗的天鵝與山水,與城市,與人融為一體,形成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畫卷。湖面上,一群群大天鵝悠然自得地徜徉,結伴嬉戲,時而引吭高歌,時而婉轉低鳴,時而頸扎水中,時而翩翩跳起“芭蕾舞”,三門峽市由此被譽為“天鵝之城”。三門峽市也成為國內最有名的天鵝拍攝基地之一,它以天鵝為主題,以攝影為載體,以影展為媒介,舉辦了一系列重量級的攝影及交流活動,為攝影人搭建了學習空間、交流平臺、創作舞臺,也為城市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與氛圍。
近年來,我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通過對黃河支流的治理、黃河濕地生態修復、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和綠色產業升級發展,扎實推進小流域生態保護和治理,造就了一幅藍天綠水好空氣、青山綠水大天鵝的美麗畫卷。
審核專家:陳曉東 中國科普作家演講團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