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id="apb0z"><small id="apb0z"></small></b>

<b id="apb0z"></b>

  • <video id="apb0z"><mark id="apb0z"></mark></video>

    
    
        <delect id="apb0z"><th id="apb0z"></th></delect>
      <tt id="apb0z"></tt>
      1. <delect id="apb0z"><th id="apb0z"></th></delect>

        海東日報首頁
        西藏瓊結縣創建鄉村振興示范縣

        產業強起來 人氣旺起來

        2023-07-28 10:10:06 來源:人民日報 點擊:
        在西藏74個縣區中,山南市瓊結縣是唯一入選第一批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的。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瓊結縣城距拉薩185公里,距貢嘎機場121公里,縣里抓住區位優勢,大力發展蔬菜產業。

        香甜可口的水果玉米、油亮泛光的彩椒、嬌嫩可人的貝貝南瓜……下水鄉唐布齊村蔬菜基地里,各種蔬菜長勢喜人。村民查色在給大棚西紅柿除草,“我們家20.8畝土地流轉給了基地,一年租金近兩萬元,加上我在基地內的務工收入,一年收入7萬多元,不比外出打工差。”

        大棚外,工人們把剛采摘的西紅柿分揀裝箱,準備銷往拉薩、山南各大商超。“基地有日光溫室348座,育苗溫室10座,生產80余個果蔬品種,去年產值5000萬元。”基地負責人管大鵬說。

        瓊結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次仁普拉介紹,借助安徽省的幫扶,縣里將蔬菜產業作為鄉村振興主導產業培育,將2000多畝果蔬生產基地打造成高原人的“菜園子”,去年帶動299戶群眾就近就業,穩定增收185萬元。下一步,基地將打通冷鏈運輸渠道,向重慶、成都等區域市場銷售高原蔬菜。

        一縣一業,一村一品。在拉玉鄉強吉村,強欽青稞酒成了村里的金字招牌。村子地處瓊結河谷,家家戶戶都有自釀青稞酒的習慣,村民們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強欽青稞酒釀造技藝”已有數百年歷史。村兩委因勢利導,推動強欽青稞酒產業項目落地。村委會主任赤列旺久介紹,近5年全村累計銷售強欽青稞酒120余萬元,好喝的強欽青稞酒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慕名前來,村里順勢打造鄉村旅游文化體驗區,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

        村民索朗曲珍看到商機,開起民宿,吃上了“旅游飯”,“開業以來接待了400多位游客,收入2萬多元。”強吉村現有民宿、農家樂37家,2020年以來旅游接待總收入45萬元。

        主導產業做大做強,一個個“土特產”茁壯成長,去年,瓊結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11元,同比增長7.7%。

        腰包鼓,還要腦袋富。高原地廣人稀,如何豐富農牧民的文化生活,凝聚起建設和美鄉村的合力?在唐布齊村的黨群小茶館里,臺球桌、跑步機等健身器材依次排開,技術、政策等各類書籍應有盡有。村民次仁央宗一有空就來這里坐坐,“為啥老來?因為這里上接天氣,下接地氣,中間還通人氣。”次仁央宗笑著說。

        “議事說理、矛盾調解、學習交流,村民挺愛來茶館的。村干部也喜歡來這里,與村民聊天喝茶,傾聽他們的心聲,宣傳黨的惠民好政策。黨群溝通多了,建設和美鄉村的心氣就攏起來了。”小茶館運營負責人貢布次仁介紹,每逢民俗活動、傳統節日,小茶館經常開展文藝表演,推銷特產,充實鄉親們的文化生活,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我們組有60戶村民入股了黨群小茶館,每年都有分紅。”貢布次仁說。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也是重要推動力。瓊結縣投入400多萬元,在7個村級基層黨建示范點,建設黨群小茶館。“小茶館為黨員干部與農牧民群眾提供了交流平臺,也搭建了建設文明鄉風的舞臺。”瓊結縣委組織部副部長趙穎彪說,下一步,將進一步發揮黨群小茶館的作用,提振農牧民的精氣神,共同為建設好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助力添彩。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海東日報 版權均屬海東日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單位和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2、已經本網書面授權使用作品的媒體、網站,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及作者”。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国语高潮无遮挡免费看